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1、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60年4月,其前身为陕西省财政学校,先后更名为陕西省统计财经学校、陕西省财政会计学校、陕西省统计财金学校、陕西省财经学校等,1986年由西安迁建咸阳。1997年开始,先后与陕西经贸学院、西北大学联办高职。2001年9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家教育部备案,学校独立改制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行政上隶属陕西省财政厅领导,业务上受陕西省教育厅指导。建校以来,已为陕西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2万多名财经类高技能型专门人才。 开设有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会计与审计、审计实务、投资与理财、金融与证券、财政、税务、电子商务、保险实务、市场营销、物业管理、物流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营销与策划、国际贸易实务、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系统管理、建筑工程管理等23个专业。其中会计、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3个专业为省级试点专业,形成了以财经类为主的专业体系。 学院现有教职工330人,教师241人,其中专任教师156人,双肩挑教师55人,返聘教师2人,兼职教师28人;教师中有教授15人,副教授61人,讲师55人;有研究生4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1人。2001年以来,公开出版教材、专著179部,其中主编77部,副主编36部,专著5部;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86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129篇。共获得省级部门以上奖励36项,其中1等奖8项,2等奖8项,3等奖16项,优秀奖4项。 学院占地约258.152亩,校舍建筑面积10.24万多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44.06万元,学生用计算机818台;有86个多媒体教室;拥有能够满足实践教学要求的600个座位的会计实训中心,270个座位的会计电算化实训室,530个座位的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及网络实训室, 59个会计专业专用教室配有会计实训资料,具备课堂实训条件,并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在80个企业单位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有300米跑道的运动场1个,1212平方米室内运动场1个,正在建设400米塑胶跑道的标准运动场。图书馆藏图书54万册(含电子图书33万册)。校园网覆盖了所有教学和管理821个信息点。 学院先后被国家有关部委、陕西省有关部门授予“全国职业技术教育系统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中国优秀志愿服务大队”、“陕西省知识分子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财政教育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先进团委”、“陕西省青年志愿者服务杰出集体”、“陕西省文明校园”、“暑期3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集体”、“陕西省园林式单位”、“陕西省绿化模范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会计电算化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现代化会计人才为目标,通过系统地学习和训练,将使学生具有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能力、操作能力和维护能力。 主要课程: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有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企业财务管理、成本会计、计算机办公应用技术、数据库管理、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建立与运行、会计软件操作、审计基础、电算化审计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企业,担任财会人员或者从事其他经济管理工作。 专业优势:本专业是我院重点建设的专业之1,2005年被省教育厅评为省级专业教学改革优秀试点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校内实训设施齐全,设备先进,还在西安、咸阳、宝鸡、铜川、杨凌等地建立了4十多个校外实习基地。 两个校区情况差不多,老校区学习气氛较浓,新校区硬件设施较好。会计电算化专业就业率相对其他同层次的高校要高。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简介   学院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咸阳,是省属全日制公办普通高校,是全国百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之1。前身为创建于1950年的国家级重点中专——咸阳机器制造学校,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改制,实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 校徽:校徽1个蕴含“外圆内方”的民族文化精神,象征力量和特色的“工”字图形,昭示他们的办学理念,代表学院的社会形象。图形线条流畅的对称与启合,表现出学院团结进步、笃实严谨、外引内联、广泛合作的氛围和精神;其旋转向上的姿态与趋势,寓意着我们对更高境界的向往与执着;其蓝色的深邃与明快,象征着学海的无涯和学院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了这个形象所包容的1切荣誉与成就、责任与使命、信念与理想,陕工职院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矢志不渝、再铸辉煌。   荣誉奖励   截至2009年底,学院有在册学生16600名,建校60年来,已向社会输送各类专业技术人才7万余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陕西省文明校园”、“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高技能人才工作先进工作单位”等荣誉称号,2005年获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   办学条件   校园面积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6.5万平方米。建有国内同类院校中规模大、工种全、技术水平高的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咸阳机床厂);建成集“教学、实训、科研、生产”4位1体,以数十台生产型数控加工机床为主要装备的工业技术中心;97个门类齐全、设备优良的实验实训室,其中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训基地。公开出版《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图书馆纸质图书总量51万册,电子图书总量29.5万册,开通清华同方和万方资源数据库,采用图书自动化管理系统,配有300台计算机的电子阅览室。建有校园网,出口带宽400Mbps。拥有新教学楼、新型学生公寓、学生食堂、学生活动中心、多功能报告厅、标准田径运动场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   历史沿革:   2010年陕西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并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两校系出同源:西北工业部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原:私立雍兴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陕工职院部分: 1942年私立雍兴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创建 1950年私立雍兴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更名为西北工业部高级工业职业学校 1951年西北工业部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更名西北工业技术学校 1953年西北工业技术学校更名咸阳机器工业学校 1953年泰安工业职业学校(部分)并入咸阳机器工业学校 1953年咸阳机器工业学校更名第1机械工业部咸阳机器制造学校 1958年第1机械工业部咸阳机器制造学校更名陕西省咸阳机器制造学校 1962年陕西省咸阳机器制造学校更名第1机械工业部咸阳机器制造学校 1966年上海中等机器技术学校(部分)并入第1机械工业部咸阳机器制造学校 1969年第1机械工业部咸阳机器制造学校更名咸阳机器制造学校 1970年咸阳机器制造学校改建为咸阳机床厂 1970年陕西省机械研究院并入咸阳机床厂 1973年咸阳机床厂改建为咸阳机器制造学校 1979年陕西机械工业职工大学创建 1992年咸阳机器制造学校并入(合署)陕西机械职工大学 1999年陕西机械工业职工大学、咸阳机器制造学校合并升格为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陕纺职院部分 1952年西北工业技术学校(纺织科)改建为西北纺织工业学校 1953年兰州工业学校(纺织科)并入西北纺织工业学校 1958西北纺织工业学校更名为陕西省咸阳纺织工业学校 1958年陕西纺织技工学校创建 1982年陕西省纺织工业公司职工大学创建 1987年陕西纺织技工学校并入(合署)咸阳纺织工业学校 1988年咸阳纺织工业学校、陕西纺织技工学校并入(合署)陕西省纺织职工大学 2002年陕西纺织技工学校更名陕西省纺织高级技工学校 2002年陕西省纺织高级技工学校更名陕西纺织技术学院 2006年陕西省纺织工业公司职工大学、咸阳纺织工业学校、陕西纺织技术学院合并升格为陕西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2010年陕西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并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建设   该院开办50多个专业,专业设置涵盖装备制造、电子电气、工程材料、信息技术、财经商贸、公共事业、物流管理、工民建筑、纺织染化、服装艺术等十大职业门类,形成了以工科为主,经、管、文、外、艺类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建成教育部精品专业1个,教育部高职高专教改试点专业2个,教育部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两年制”教改试点专业2个,省级教改试点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7个。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优秀教材6本,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学院为陕西省高职高专院校“完全学分制”改革唯1试点单位、“自主设置专业试点院校”。 专业设置: 机械工程系 主干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国家精品专业,理工类) 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理工类) 精密机械技术专业(理工类) 材料工程系 主干专业: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专业(国家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理工类)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省级优秀教改专业,理工类)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理工类) 检测技术及应用专业(理工类) 粉末冶金技术专业(理工类) 数控工程系 主干专业:数控技术专业(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理工类) 机电1体化技术专业(理工类) 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理工类)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理工类) 电气工程系 主干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国家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理工类) 供用电技术专业(理工类)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理工类) 通信技术专业(理工类)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理工类) 信息工程系 主干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国家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理工类)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理工类) 软件技术专业(理工类)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文理兼收) 人文科学系 主干专业:商务英语专业(文理兼收) 文秘专业(文史类) 物流管理系 主干专业:物流管理专业(国家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陕西省重点建设专业,文理兼收) 电子商务专业(文理兼收) 营销与策划专业(文理兼收)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文史类)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文理兼收) 工商管理系 (西校区) 主干专业:投资与理财(文史类) 会计电算化专业(文理兼收)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文理兼收) 酒店管理专业(文史类) 旅游管理专业(文史类) 土木工程系 (西校区) 主干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理工类) 工程造价专业(文理兼收)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文史类) 纺织染化系 (原纺院) 主干专业: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理工类) 染整技术专业(理工类) 新型纺织机电技术专业(理工类)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理工类) 服装艺术系 (原纺院) 主干专业:服装设计专业(文理兼收) 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文史) 装饰艺术设计专业(艺术文) 雕塑艺术设计专业(艺术文) 基础部 负责全院的基础学科的教学工作 下设:数学教研室 力学教研室 外语教学由人文系负责 体育部 负责全院的体育活动的组织,以及体育教学工作 工业技术中心 艺术教育中心 继续教育中心   师资力量   截至2009年底,学院有教职工1200余名,其中教授33人、副高职称215人,220人曾赴美、德、日、澳等国家研修学习。拥有省级以上劳模、优秀教师45人,省级突出贡献专家2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省级教学团队4个,多人入围教育部和陕西省高职教育专家库。学院承担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90项,公开发表教研、科研论文1200篇,140篇获得省、部级优秀论文奖;担任主编或主审的教材260本,出版高职理论学术专著2部。   办学特色   学院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己任,瞄准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成才目标,强化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培养,凸显高职教育特质,积淀形成了“校厂1体、产教并举、工学结合”办学特色,构建了“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校办实习工厂”3级配套成龙并向校外实训基地、产业基地延伸的实践教学体系与“基础训练—仿真锻炼—实际操练”3层递进的学生能力培养机制。   ]行业支持   按照“面向产业、服务区域、发挥优势、协调发展”的思路,深入推进以“工学6融合”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校企联动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牵头组建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与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第202研究所、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等32家骨干企业及科研院所结成伙伴关系,形成了“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动态运行、有序发展”的合作模式,基本实现了产业与教育的异质融通,学校与企业的共赢发展。   素质培养   学院倾力“办有灵魂的教育,育有底气的人才,建有品味的学校”,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容坚持人文素质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并重,积极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大力繁荣校园文化,倡导高雅艺术进校园,持续推进各项竞赛活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成长。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8个国家级奖项、122个省级奖项。2007年被授予“全国红旗团委”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大学生‘3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社会服务   办学功能扩展为以学历教育为主,技能培训鉴定、中职师资培训、成人继续教育、社区服务等协调发展的多样化格局。学院是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附设单位,陕西省“人人技能工程”实施单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咸阳培训中心”、“中央财政支持奖励的职业教育区域综合性数控基地”牵头单位。学院有“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国家级培训基地4个,“省模具人才教育培训中心”等5个省级培训基地”。对口支援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3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等14个兄弟院校。设有陕西省机械工业专业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技能鉴定站和全国大学英语、计算机等级等职业资格培训与考试认证机构。   就业状况   学院依凭厚实的行业基础,已与440多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稳固的用人合作关系,就业面向覆盖机械制造、航天航空、石油化工、轻工纺织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就业地域扩展到全国29个省市。毕业生以其优良的素质、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础和娴熟的职业岗位技能赢得了用人单位的欢迎和好评,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 %以上,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多次被被省教育厅授予“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1]。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



3、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怎么样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4、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60年4月,其前身为陕西省财政学校,先后更名为陕西省统计财经学校、陕西省财政会计学校、陕西省统计财金学校、陕西省财经学校等,1986年由西安迁建咸阳。1997年开始,先后与陕西经贸学院、西北大学联办高职。2001年9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家教育部备案,学校独立改制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行政上隶属陕西省财政厅领导,业务上受陕西省教育厅指导。建校以来,已为陕西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2万多名财经类高技能型专门人才。 开设有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会计与审计、审计实务、投资与理财、金融与证券、财政、税务、电子商务、保险实务、市场营销、物业管理、物流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营销与策划、国际贸易实务、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系统管理、建筑工程管理等23个专业。其中会计、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3个专业为省级试点专业,形成了以财经类为主的专业体系。 学院现有教职工330人,教师241人,其中专任教师156人,双肩挑教师55人,返聘教师2人,兼职教师28人;教师中有教授15人,副教授61人,讲师55人;有研究生4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1人。2001年以来,公开出版教材、专著179部,其中主编77部,副主编36部,专著5部;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86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129篇。共获得省级部门以上奖励36项,其中1等奖8项,2等奖8项,3等奖16项,优秀奖4项。 学院占地约258.152亩,校舍建筑面积10.24万多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44.06万元,学生用计算机818台;有86个多媒体教室;拥有能够满足实践教学要求的600个座位的会计实训中心,270个座位的会计电算化实训室,530个座位的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及网络实训室, 59个会计专业专用教室配有会计实训资料,具备课堂实训条件,并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在80个企业单位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有300米跑道的运动场1个,1212平方米室内运动场1个,正在建设400米塑胶跑道的标准运动场。图书馆藏图书54万册(含电子图书33万册)。校园网覆盖了所有教学和管理821个信息点。 学院先后被国家有关部委、陕西省有关部门授予“全国职业技术教育系统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中国优秀志愿服务大队”、“陕西省知识分子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财政教育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先进团委”、“陕西省青年志愿者服务杰出集体”、“陕西省文明校园”、“暑期3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集体”、“陕西省园林式单位”、“陕西省绿化模范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会计电算化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处理会计业务的现代化会计人才为目标,通过系统地学习和训练,将使学生具有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的管理能力、操作能力和维护能力。 主要课程:本专业的主干课程有基础会计、企业财务会计、企业财务管理、成本会计、计算机办公应用技术、数据库管理、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建立与运行、会计软件操作、审计基础、电算化审计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级各类行政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企业,担任财会人员或者从事其他经济管理工作。 专业优势:本专业是我院重点建设的专业之1,2005年被省教育厅评为省级专业教学改革优秀试点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校内实训设施齐全,设备先进,还在西安、咸阳、宝鸡、铜川、杨凌等地建立了4十多个校外实习基地。 两个校区情况差不多,老校区学习气氛较浓,新校区硬件设施较好。会计电算化专业就业率相对其他同层次的高校要高。

西安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具体情况



5、西安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具体情况

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全日制公办层次的高职学院。学院1960年创建于西安,1986年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迁于咸阳,1994年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学校,200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重点院校。学院行政上受财政厅领导,业务上受教育厅指导,并纳入省高等教育系列。其前身为陕西省财政学校,先后更名为陕西省统计财经学校、陕西省财政会计学校、陕西省统计财金学校、陕西省财经学校等。1997年开始,先后与陕西经贸学院、西北大学联办高职。2001年9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家教育部备案,学校独立改制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校以来,已为陕西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2万多名财经类高技能型专门人才。 学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设有办公室、组织处、教务处、宣传处、人事处、财务处、学生工作处、保卫处、招生就业处、总务处10个党政管理机构;财政税务系、会计系、工商管理系、信息工程系、基础课教学部、体育课教学部6个教学系部;图书馆、教育技术与网络管理中心、教学评估督导室、教育教学研究室4个教辅科研机构;按规定设有工会、团委等群众团体组织;为加强学院基础建设,还设有基建办公室等临时机构。 学院面向陕西、山西、河南、河北、黑龙江、山东、宁夏、江西、新疆、湖南、4川11个省区招生。至2007年6月底,共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540人,其中3年制专科3118人,5年制专科422人。开设有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会计与审计、审计实务、投资与理财、金融与证券、财政、税务、电子商务、保险实务、市场营销、物业管理、物流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营销与策划、国际贸易实务、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系统管理、建筑工程管理等23个专业。其中会计、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3个专业为省级试点专业,形成了以财经类为主的专业体系。 学院现有教职工330人,教师241人,其中专任教师156人,双肩挑教师55人,返聘教师2人,兼职教师28人;教师中有教授15人,副教授61人,讲师55人;有研究生4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的专家1人。2001年以来,公开出版教材、专著179部,其中主编77部,副主编36部,专著5部;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86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129篇。共获得省级部门以上奖励36项,其中1等奖8项,2等奖8项,3等奖16项,优秀奖4项。 学院占地约258.152亩,校舍建筑面积10.24万多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44.06万元,学生用计算机818台;有86个多媒体教室;拥有能够满足实践教学要求的600个座位的会计实训中心,270个座位的会计电算化实训室,530个座位的计算机应用、电子技术及网络实训室, 59个会计专业专用教室配有会计实训资料,具备课堂实训条件,并安装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在80个企业单位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有300米跑道的运动场1个,1212平方米室内运动场1个,正在建设400米塑胶跑道的标准运动场。图书馆藏图书54万册(含电子图书33万册)。校园网覆盖了所有教学和管理821个信息点。 学院先后被国家有关部委、陕西省有关部门授予“全国职业技术教育系统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中国优秀志愿服务大队”、“陕西省知识分子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财政教育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先进团委”、“陕西省青年志愿者服务杰出集体”、“陕西省文明校园”、“暑期3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集体”、“陕西省园林式单位”、“陕西省绿化模范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6、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