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什么是中等职业学校?

中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1、中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趋势?

1.办学多元化,走集团化发展道路的趋势。我国高职教育的多元化体现在几个方面:办学主体多元化,经费筹措多元化,办学模式多元化,服务功能多元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共同发展,人才培养模式和目标多元化等。《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要积极推进体制改革与创新,"推动公办职业学校资源整合和重组,走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办学的路子。"有的高职院校之间、院校与行业(企业)之间加强合作,联合组建了不同类别、各具特色的职教集团,采取大学联盟等非营利合作的组织形式,整合、重组教育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用先进的理念统一办学标准和管理规范,做到校企双赢。 2.人才培养与职业、行业要求紧密结合、融为一体。推行双(多)证书制度,促进就业。按照国家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计划相结合的原则,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在完成教学计划的同时,使学生考取一种或多种职业资格证书,不仅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且可以促进学生就业,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3.狠抓内涵建设,建设一流高职院校。高职院校从适应社会需求和促进自身发展的角度,正视现实,立足其位,高瞻远瞩,明确定位,在高职领域争创一流。国家已经启动了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决定重点支持100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目的就是通过示范建设,带动全国高职院校办出特色,提高水平。目前,已有两批共70所高职院校被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 4.办好高职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高职教育将成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而不是终结性教育。随着经济、社会与科技的发展以及人自身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的内涵及外延处于不断发展之中,为了满足如上这些要求,必须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同时,要开放办学,促进与全国乃至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未来高职教育将为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人才资源的支撑;为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提高人口素质贡献力量。

什么是中等职业学校?

2、什么是中等职业学校?

中专和职校是有区别的,职高的全称是职业高中,属于初中毕业后考入,一般是由中学举办,中专学历。 中专生(中职生),相对高中来讲,中专和职高其实学历是同等的,职高和中专不过是方向不同,中专就要出来工作,而职高升大专会考大学。两个证书没什么分别。 中等专业学校基本介绍: 中等专业学校通常是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结束后进行,在级别上相当于高中,但普通高中侧重基础知识的传授,毕业后一般参加普通高考,是为升入大学做准备。而中专更重视专业技能的培训,毕业后一般都已经掌握了相应的职业技能,步入社会可以胜任某种职业。目前的中专有公办与民办之分,包括:普通中专,职业中专,成人中专,中技(同等中专学历)。 职业高中基本介绍: 职业高级中学/高级职业中学(简称"职业高中"、"职高")在改革教育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等职业学校,大部分由普通中学改建而成,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基本以3年为主。培养目标与中等专业学校类似。职业高中属于初中毕业后考入,一般是由中学举办,中职学历。毕业后可以参加对口高考继续升学。 职业高中是高中阶段的一部分,一般简称高中或者高中阶段。一般来说职高和普高(普通高中)并无太大区别。只是职业高中,要求技术性和职业性重要。而普高则要求文化性重要、职业高中简称"职高"。

相似内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