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暂行办法,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是什么?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暂行办法



1、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暂行办法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zhouyd611105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实习指导教师 资格考试面试暂行办法 面试是中职专业课、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的必要环节,属于标准参照性考试。

1、考核目标 面试主要考察申请教师资格人员应具备的教师基本素养、职业发展潜质、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等,主要包括: (1)良好的职业认知、心理素质和思维品质; (2)仪表仪态得体,有1定的表达、交流、沟通能力。 (3)具备所教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4)能够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节规范,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2、考核内容与要求 (1)职业认知 1.热爱教育事业,有较强的从教愿望,正确认识、理解教师的职业特征,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能够正确认识、分析和评价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师德问题。 2.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公正平等地对待每1位学生,关注每1位学生的成长。 (2)仪表仪态 1.仪表整洁,符合教育职业和场景要求。 2.举止大方,符合教师礼仪要求。 3.肢体语言得体,符合教学内容要求。 (3)思维品质 1.能够迅速、准确地理解和分析问题,有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 2.能够清晰有条理地陈述问题,有较强的逻辑性。(6)教学实施。

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是什么?



2、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是什么?

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是课程性质与任务,规定课程性质为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必修课。主要任务是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明确课程学习后应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课程结构,规定课程模块构成和学时安排。课程内容,明确课程的内容要点,提出相关教学要求学业质量,描述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分为毕业和升学两个水平等级。课程实施,对教学、考试评价、教材编写、资源开发等提出要求。中职学校的教学规范

1、预备铃响后,教师到授课班级候课。上课不迟到,下课不压堂,中途不离开教室。

2、教学目的明确,传授知识准确,重、难点解决得好,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3、教学组织严密,讲练时间配合合理,作业适量,注重课堂实效,不搞花架子。

4、教师语言规范、精炼,板书工整、简明、醒目。

5、教学方法得当,具有逻辑性、启发性、开放性、实用性,教学内容科学准确,详略得当,熟练自如,正确使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具。

6、教师仪表端庄文雅,精神饱满,启发诱导,结合教材渗透政治思想教育。

7、传授知识同时要注重讲思路、讲方法、讲规律,适应学生各种能力发展需求,教学环节灵活多样,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生学到分析解题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8、指导学生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学完单元会做小结等学习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有哪些 网页设计



3、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有哪些 网页设计

《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基本依据。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中等职业学校师资培养培训院校(机构)、中等职业学校要把贯彻落实《专业标准》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和举措,认真制订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务求取得实效。   各地、各校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专业标准》学习宣传活动,帮助广大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和师范生准确理解《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全面把握《专业标准》的内容要求,把《专业标准》作为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提升专业发展水平的行为准则。要紧密结合实际,抓紧制订贯彻落实《专业标准》的具体措施。依据《专业标准》调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方案,科学设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将《专业标准》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依据《专业标准》制定教师培训课程指南。将《专业标准》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进1步完善考核的内容和指标。 教育部 2013年9月20日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为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特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是履行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要经过系统的培养与培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要具有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并达到1定的职业技能水平。《专业标准》是国家对合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规范,是引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准则,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准入、培训、考核等工作的基本依据。   

1、基本理念   (1)师德为先   热爱职业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立德树人,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关爱学生,团结协作。以人格魅力、学识魅力、职业魅力教育和感染学生,做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指导者和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2)学生为本   树立人人皆可成才的职业教育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特长,挖掘学生潜质,为每1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学有所长,全面发展。   (3)能力为重   在教学和育人过程中,把专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相结合、职业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   (4)终身学习   学习专业知识、职业教育理论与职业技能,学习和吸收国内外先进职业教育理念与经验;参与职业实践活动,了解产业发展、行业需求和职业岗位变化,不断跟进技术进步和工艺更新;优化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做终身学习的典范。   

2、基本内容 维度 领域 基本要求 专 业 理 念 与 师 德 (1)职业理解与认识 1.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遵守教育法律法规。 2.理解职业教育工作的意义,把立德树人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 3.认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 4.注重团队合作,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 (2)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 5.关爱学生,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学生人身与生命安全。 6.尊重学生,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1个学生,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引导和教育学生。 7.信任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3)教育教学态度与行为 8.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的理念,将学生的知识学习、技能训练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9.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10.营造勇于探索、积极实践、敢于创新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人文素养、规范意识和创新意识。 1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职业习惯。 (4)个人修养与行为 12.富有爱心、责任心,具有让每1个学生都能成为有用之才的坚定信念。 13.坚持实践导向,身体力行,做中教,做中学。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的笔试科目有哪些



4、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的笔试科目有哪些

各级别教师资格笔试科目如下:(1)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共两科:科目1为《综合素质》,科目2为《保教知识与能力》。(2)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共两科:科目1为《综合素质》,科目2为《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3)初级中学、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共3科:科目1为《综合素质》,科目2为《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3为《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4)申请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的人员参加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5)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科目共3科:科目1为《综合素质》,科目2为《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3为《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其中科目3的考查结合面试环节进行。中职文化课和中职专业课的区别:中职文化课是跟高中的课科目是1模1样的,目前文化课总共分了15个科,分别为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思想品德(政治)、英语、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历史与社会、科学。中职专业课就分了无数个科目,例如,医药护理、土木工程、会计等。根据2014年教育部公布的首批《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目录》,中职学校的专业课主要有15个专业类的近百个专业。

相似内容
更多>